2024-09-10 11:01:41 | 来源: 互联网整理
不过,笔者在此指出,本书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即美国政府取消了将美元兑换成黄金的承诺,实现了美元霸权,实际上是建立在伪历史论证之上的。这本书实际上是作为美元意识形态宣传的理论基础,但却是用谎言构建的。美元的霸权并不是因为美国政府取消了美元可兑换的承诺,因为美国政府取消承诺后,美元在接下来的十年里贬值得很严重,而且美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实现美元的霸权。欧洲盟友接受了美元。当时,无论是按照美国精英发行美元规定的黄金价格计算,还是按照后来推行的美元霸权主义的石油价格计算,十年间都上涨了25倍之多,年均增长38%,很快赶上了蒋介石的发行量。法定货币。在这种情况下,谁会想要美元?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宣布美元不可兑换。 30日出版的第《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期刊登了法国巴黎和英国伦敦街景的报道。报道称:“8月中旬,数百名在国外的数百万美国旅行者突然发现口袋里的美元不再可爱,这让他们感到惊心动魄;在巴黎,人们可以看到汽车上甚至是写着这样的字样。”乞丐的帽子上写着:“不要‘美元’;伦敦市民看到的新景象是美国游客排着长队等待将美元兑换成其他货币。”该报告还借用伦敦一位美国人的话说,“银行、酒店和商店的[人们]盯着我们的美元,就好像他们是细菌传播者一样。”感叹美元已经成为没人想要的货币。
事实上,西方国家主要储备黄金和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议分配的特别提款权,很少储备美元。如图所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统计,近七十年来英国国际储备资产中三类资产的比例。从图中可以看出,英国储备的外币和资产(如美国国债)比例一直很小,大多数时候不到20%,最新数据为12.0% 。 1971年之前,英国主要储备黄金,此后主要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行的特别提款权和普通提款权。这是因为1971年之前的协议只承认黄金为国际货币。 1971年,这一规定被取消,代之以发行特别提款权。西方国家凭借基金份额配置了较多的SDR,因此其外汇储备以SDR为主。
其他西方国家也类似。下图显示了欧元区三大储备资产的占比。尽管欧元区外汇储备从1999年成立时的2279.9亿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3177.5亿美元,但外币和外币资产的比重始终在10%左右,最高仅为13.4%,最低只有2.4%。相反,黄金和特别提款权占主导地位。特别提款权实际上是通过兑换当地货币欧元获得的。历史上,欧元区的外币和外币资产,包括英镑、日元和美元,最多只有1125亿美元。
全球外汇储备已从1971年的600亿美元以上增长到如今的12万亿美元。这是由于美元贬值造成的。以黄金价格计算,美元已贬值50倍。事实上,已经从3万亿美元增加到12万亿美元。万亿美元也增长了四倍,但主要是由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大量储备,特别是中国的外汇储备,从1970年代的几亿美元增长到今天的3.25万亿美元。
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自愿性,世界各国都可以选择自己的货币。在国内,人们选择使用某种货币并不是自愿的,而是国家强制的结果。美联储法案规定美元是美国的法定货币,要求政府部门只能承认和接受美元来支付税收、债务、服务和其他费用。在私下交易纠纷中,如果不使用美元,判决也会处于不利地位。国际货币相关协议是1944年同盟国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议》。不过,这个协议不是强制性协议,任何国家组织都无权强迫任何国家。从历史上看,美国的西方盟友直到1961年初才正式承诺遵守该协议关键的第八条款,该条款限制了向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参与国开放货币主权。然而,1971年,美国违反了协议,没有履行用美元兑换黄金的承诺。向美国开放货币主权意味着不再接受美元支付。
主要原因是美国人在1932年就维持了1盎司黄金35美元的高含金量,从而人为地规定了美元的高汇率。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美国的贸易逆差,让美国可以印美元来进口物资,主要是从西方进口。来自盟友的供应使西方国家无法抑制通货膨胀。本来这是西方出口物资换取黄金,但当美国不兑现美元欠条时,就变成了用物资换取美国印制的美元欠条,自动贬值、被拒付。当时美元指数是1932年的三倍多,也就是贬值了三倍多。然而,美国在1932年允许其他国家按照美元购买力进行贸易,从而严重损害了各国的利益。各国多次与美国政府官员交涉,要求美国让美元贬值,或者将各国持有的美元兑换成黄金。但美国却仗着军事威胁,一再无视这一要求。到1971 年5 月初,所有国家都停止接受美元。
即使在一个国家内部,即使国家强制执行,当货币发行过多、贬值过严重时,仍然很难避免被民众抛弃。历史上,蒋介石和中华民国发行的金元券贬值到比废纸还低的水平。美国历史上发行的大陆币也因贬值而被美国人民抛弃,以至于美国留下了一个成语,说不值大陆币,意思就是不值钱。
哈德森作品的主要作用是让人们相信美元已经成为一张不承诺兑现借条或者会自动违约债务的借条。相反,它是一种国际货币。美元霸权是自动形成的。这实际上是宣扬美元意识形态的谎言。如今,中国主动储备美元,是主动选择的结果。
附:国际储备数据
国际流动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
https://data.imf.org/regular.aspx?key=61545856
热门手游排行榜
用户评论
我最近玩了《金融帝国》,虽然游戏背景设置在非真实的历史时期,但通过它让我对美元霸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金融帝国》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虚构的世界,以非传统史实为基础讲述了全球经济的演进,感觉挺新颖和有趣。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游戏里的玩家,我被游戏构建的那个时代吸引住了。赫德森用独特的视角展现了美元的国际影响力。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金融帝国》虽然名字带着金融,但对历史的改编也挺能引发对当代世界格局的一些思考。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通过《金融帝国》,我意识到游戏里的决策和历史上的确有相似之处,在玩的过程中还能学到不少东西。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赫德森能够将复杂的金融机构运作和货币政策融入游戏,使之既刺激又富有教育意义。《金融帝国》真的很成功。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金融帝国》给我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美元霸权的形成过程,而且这个游戏还有不错的策略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金融帝国》是一款虚构背景的游戏,《黄庭民》这个名字也让人疑惑,但它通过历史模拟让玩家理解经济体系的核心动力。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金融帝国》中对伪史的应用并不是贬义,反而让我更深入地思考游戏如何将抽象的经济学概念变成生动的故事。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玩了《金融帝国》,我对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角色有了新的看法。这款游戏真有深度。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该游戏通过虚构的角色和事件展示了美元力量的形成,给我带来了许多惊喜,也拓展了我的思维边界。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喜欢《金融帝国》如何将复杂的金融概念融入简单易懂的游戏框架中,让我不自觉地沉浸其中。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我是以娱乐为主要目的,但不知不觉间,《金融帝国》教会我一些关于全球金融体系和国家政策的知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赫德森的《金融帝国》通过其富有创意的故事线和角色设计,使得深奥的主题变得生动起来,让玩家在游玩中学习。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游戏让我思考,即使是在虚构的世界里,《金融帝国》也巧妙地探讨了权力、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让我深受启发。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金融帝国》的游戏机制和剧情构建得非常出色。通过这个虚拟世界,我更深刻地理解到历史背景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联。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尽管是以假为真,《金融帝国》给我提供了观察美元在国际舞台角色的有趣方式,游戏内的策略令人着迷。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玩游戏本身就知道并不是要追求100%的历史精准度,但《金融帝国》依然成功地让我对历史有了新的思考角度。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尽管是基于非典型史实设定,《金融帝国》通过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丰富的内容设置,提供了一种探索经济格局的新方式。很享受。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