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8 22 01:13:52| 来源: 互联网整理
当年《GAME集中营》的口号,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国外游戏机种,多如过江之鳃,我们则陋如村夫野妇。你买不起,我们也买不起。但幸好可以花4.50元买本《GAME集中营》过过眼瘾。”
虽然这句话有重大的广告嫌疑,但说得真有道理。在那个年代,除了红白机,一般小伙伴都没有其他家用机。
那时候玩家对游戏的渴望,已经到了“如饥似渴”、“大旱望云”的程度了。我们只要在电影或者电视剧中看到游戏画面,就会激动半天,次日到了学校之后和同学聊得眉飞色舞。
要是那会儿的游戏激情,能够保持到现在,会是怎样的享受呢!毕竟现在我们都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什么主机都买得起了。
说实话,那时候我们买的《GAME集中营》中出现的大部分游戏都是没有见过的,其中介绍到的游戏剧情和攻略也没有完整看完。但每一期都想要买,就是想留下这些攻略,以后有了游戏机之后慢慢体验。
买杂志,就是给自己留一份念想!有多少玩家和我一样有过一样的想法?
包括当年买《电脑迷》也是一样的,自己没有电脑,但是对电脑有着近乎疯狂的痴迷,买下这些杂志的打算,都是以后再来回顾。
但是多年后,我们买到的杂志,基本上都遗失了,或者被父母卖了废品、又或者页面腐烂了。如今完整保存GAME集中营》和《电子游戏软件》的小伙伴,估计微乎其微吧!
《GAME集中营》记载的游戏,几乎包含了当时所有的主机和街机游戏。并带有一定的主观意识。
电软认为是比较火爆的,比较流行的游戏,会在杂志中多次出现,而且每次介绍的内容都不同。最初记载比较多的则是世嘉、超任、PCE、红白机,以及CAPCOM和SNK的街机游戏。
这个阶段正是SNK格斗游戏爆发的时刻,因此我们最常看到的就是《龙虎之拳》《饿狼传说》《世界英雄》。拳皇和月华剑士甚至前期都没有提及,毕竟这已经是94年之后的游戏。
在《GAME集中营》在第四期主推了四款MD游戏,分别是:
这四款游戏,我也就只认识《恶魔城》,其他三款游戏不认识,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名字,毕竟那时候用的都是港译。不过估计这几款游戏也不大出名,要不然就会像《怒之铁拳》一样,无论用什么绰号我们都是知道的。
MD的《恶魔城》相信大家都是比较熟悉的吧!
宣传画原图:
这一部的玩法比较独立,毕竟是为了迎合MD主机的系统。游戏的难度可以用“巨难”来形容,当然了这仅仅是对于我这种菜鸡来说的,对于大神们来说叫有挑战性。
同人作品:
游戏中可选人物有两位,分别是:约翰·莫里斯、埃里克·里卡德,都被载入了《恶魔城》的史册之中。并且和后期NDS《恶魔城-迷宫的画廊》的剧情有直接关系。
当时游戏主要宣传的并不是游戏中的主角,反而是游戏的核心反派:伊丽莎白·巴特莉。
她是德古拉的侄女,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她一手挑起来的,目的就是收集死者的灵魂让德古拉复活。
结果在游戏中,伊丽莎白并没有表现出BOSS的气场!
主角这边,莫里斯是贝尔蒙特家族的旁系,而埃里克·里卡德则是《迷宫的画廊》史黛拉和洛丽塔的父亲。
里卡德家族成员:
我们来看看MD《恶魔城-血族》中的画面到底是怎么样的?
日版和美版中的人物形象有一定的区分,不知道眼尖的你看出区别在哪里了吗!
强化之后的武器,就是后来的阿鲁卡多之枪。当然了,这里还有翻译梗在其中,总之我们认为它是就是呗!
超必杀技,看上去还是比较过瘾的。
另外,在《GAME集中营》在第四期,还主推了SFC游戏,分别是:
《音速超人》这里必须要提及一下,我们在游戏厅时期玩到的都是《音速超人2》。当年了,这是从SFC盗版移植过来的,根本没有街机版。但游戏厅时期玩起来毫无违和感,那时候练出了一大堆一命通关的玩家啊!
但是有多少玩家知道《音速超人1》呢?
既然我们玩到的是第2代,那肯定有1代,那一代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在SFC平台还真有《音速超人1》,已经拥有了2代的大概轮廓,但操作起来的手感太拖沓了,很难给玩家留下好的印象吧!
最关键的是,初代只能选一个人。
游戏的开场画面是英雄救美,这是所有玩家喜闻乐见的。
《GAME集中营》第四期总结的海外游戏的排行榜。我们以如今的眼光来看,会不会有一丝特殊的情愫呢?
MD这边榜首居然是《新创世纪》这款RPG游戏。想不到吧!
如今,其他的MD游戏,像是《怒之铁拳》《大航海时代2》《超级街头霸王2》《音速小子3》早已如雷贯耳,即使没有玩过的朋友也知道。特别是《大航海时代2》,堪称是一代神作
《新创世纪》在此刻经历了巅峰之后,渐渐被玩家们遗忘。
我们再看看看这一期《GAME集中营》中记载的电脑游戏秘籍,看看能否唤起你的回忆呢!
杂志页面:
要知道94年大部分用户使用的还是DOS系统,少量用户使用的则是最新的Windows 3.2系统。虽然此时已经有修改器,但并没有广泛使用。九十年代的电脑(计算机、微机)产品还比较高端。这个秘籍的出现,在当时绝对会引起轰动。
《倚天屠龙记》是1994年由软体世界发行的单机角色扮演游戏。在九十年代初还是比较火爆的,那时候的游戏画质都差不多,相信你看到第一眼就能瞬间回到那个年代。
下面几张游戏gif截图来自“游研社”。
是不是觉得这个画面非常眼熟呢?是不是和《金庸群侠传》有点相似?
没错,《倚天屠龙记》和《金庸群侠传》都是智冠的作品,而且使用相同的建模方式和系统,因此无论是画风操作还是玩法都非常相似。正是这部《倚天屠龙记》的发行,才有了后期的群侠传系列。
另外还有:
电软曾经表态,电脑游戏永远无法取代家用机游戏的地位。如今我们再来回顾,似乎很有道理。即使如今的电脑技术已经可以通过模拟器玩到各个主机的游戏,但始终无法取代主机的地位。
完全不同的体验啊!
注:文中杂志图片引用于《GAME集中营》
那时候我们无论看到什么秘籍,都会强记于心。总想着以后长大了一定要买一台游戏机,这些秘籍就能派上用场了。但是等到长大之后才发现,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
在最美好的年代,我们没有玩到这些家用机,长大后就不会有什么特殊的情怀,只能依靠杂志的记载,依稀记得当年对游戏的热情。
多年来,即使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们也一直保持对游戏的执着。总想着闲暇之余玩玩游戏,只是时过境迁,如今的你还能保持最初的心境吗?还能体验到当年的感觉吗?
感觉很难了!
如今在steam平台玩游戏,几乎每一款游戏质量都能碾压二十年前的家用机游戏,但却没有一款能够带给我当年的感觉。
这时候,我才明白错过了那个激情四射的年代,任何弥补都是徒劳的。
说实话,当年在游戏厅瞎混的玩家们80%以上都是穷屌丝。无论是经常去照顾生意的学生,还是勒索小孩的混混,以及社会闲散人员,都没什么钱。
稍微有点资金的玩家,玩的就是水果机、、麻将机、赛马机之类的游戏,一坐就是一下午。
也正是如此,大多玩家的习惯都是一样,将每一枚游戏币价值发挥到极致。
玩家们基本上都习惯了一枚币玩一次,打死都不会续币,认为那是浪费资源。要是看到有人续币,还会觉得他是傻子。一般玩家也不敢去格斗游戏挑战别人,即使自己有技术。
游戏厅那会儿也出现过一些挥金如土的主,他们来到游戏厅直接去玩类游戏机,要是赢了的话就会找一台街机玩,不断续币一直到通关。
(后期可以包机,五块钱可以通关一次,期间无论用多少币都不限制,而且可以几个人一起玩)
那时候的高手玩家比较少,我们也是通过这些大佬才见识到后面关卡是什么样子的,非常新鲜。这些大佬在我们眼中就是早期的氪金玩家,每一次续币的威力都非常大,大多BOSS都不是被打死的,而是被续币威力给震死的。
没错,氪金玩家可以让BOSS跪着死。
《三国志》 比较有意思,玩家掉命之后出场可以震慑掉BOSS将近三分之一的血量,而续币的效果稍微要差那么一点点,不过伤害仍然是很高的。
如下图:
关羽掉命之后出场震慑,加上赵云和黄忠续币出场。BOSS那点微不足道的血量都快见底了。要不是有BOSS光环的话,估计都残血了。其他敌兵则没有那么幸运了。
所有杂兵全都是满血变成空血,轻轻碰一下就死了。要不是有保护机制的话,估计光是靠续币就已经清场了。
大家注意到没有,在新生命出场之后,震慑BOSS的血量有时候很多,有时候却很少,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如下图,注意看看BOSS血量:
出场震慑1/4血量
出场震慑1/2血量
其实在掉命之后,玩家心情都是比较沉重的,不大可能会去在意到底震掉多少血。反而旁边的围观群众会发现端倪。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震掉更多的血呢?
关键就在于BOSS最后一击杀你的时候,还剩多少血。
另外还有两个因素:在BOSS或者敌兵杀你之前有没有进行激烈的反抗;是杂兵,还是BOSS打死你的,BOSS打死震慑伤害要高些。
总结一下就是:在剩下少许血量的时候,不躲不藏和敌兵硬拼,然后被BOSS一招秒杀,之后再次出场的震慑伤害就比较喜人了。
这么玩?我踏马是傻子吗?
对于人民币玩家来说,这些BOSS都不是打死的,全是被震死的。甚至中途都没有碰BOSS一下,只需要残血时补刀就直接过关。
被敌兵挂了之后,时间并不会全部充满,只会增加一部分。而对BOSS和小兵的伤害却是极大的。
另一边,作为清版过关游戏的鼻祖 《快打旋风》 也可以震慑敌兵,不过震慑的血量是固定的。这款游戏对BOSS的保护比较严格,在倒地和跳跃过程中都是无敌的。
要是刚好我们在BOSS无敌期间落地,不会对他造成伤害。如下图:
虽然是三个人降落,但是BOSS只受到两次伤害,其中一次刚好在跳跃,处于无敌期间,免受伤害。
《恐龙快打》 对于续币的优惠可以说是非常大的,不仅仅可以触发炮弹的攻击,还能顺便带一把火箭筒,运气好的话还能拿到一把M16,不过这是讲几率的。
说实话,火箭筒虽然好用,但是也太有限了。就算在战场中全部命中BOSS,也未必能打掉一管血。要是玩的是无限的版本,那就爽爆了,运气好的话出场就有无限可以用。
如下图:
续命降落最给力的游戏则是《惩罚者》,其他游戏中的杂兵震不死,而这款游戏中除了BOSS外,所有的人都可以直接震死。威力相当的大,同时也很解恨。
CAPCOM的游戏,都有降落震慑效果,即使敌兵不掉血,但至少会将他们震倒
其他公司的同类游戏就不一定了。
《暴力风暴》在被对手干掉之后,会悄悄地掉下来,勉强带了几秒中的无敌。之前的清兵工作还要继续完成啊!一点优惠都没有。
另外,《零组特工队》和《变身忍者》都是如此,静悄悄地降落,然后继续刚才的战斗吧!
时过境迁,当年火遍大街小巷的街机厅如今早已销声匿迹,或许只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依稀还记得街机昔日的辉煌。
如今早已过了而立之年的我们,进入大型商场的电玩城时,映入眼帘的全是娃娃机、汽车游戏、摩托游戏、推币机、投篮机……
干净的环境、潮流的人群,一切都是那么的高端。而自己站在这里总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这,不是记忆中的味道。
在不为人知的角落中,或许还有那么一两台《拳皇》或者《街头霸王》之类的格斗游戏,孤独地等待着有缘人的临幸。
或许这个时代已经不再属于我们!
《麻雀幻想之爱》是一款经典的麻将类街机游经典麻将游戏《麻雀幻想之爱》,当年风靡一时的启蒙佳作上线。
当年街机厅最火的两款麻将类街机便是《开天眼》和《电子基盘》,但由于游戏内容尺度过大导致下架,多年后被别的麻将类街机替代,而《麻将幻想之爱》就是其中一款。
相信当年有很多人羡慕开街机厅的老板,街机玩家特别多,为了玩街机游戏,很多玩家不得不将自己的钱兑换成游戏币,于是导致街机厅老板大赚。
不过街机厅也是分淡季和旺季的,大多数玩家还是学生,因此只有在放假期间,街机厅才会人满为患,而那些大神玩家,一个币可以玩一个多小时,所以街机厅老板并不是每天都能赚大钱。
所以,街机厅老板的收入主要依赖于和麻将机,这两种游戏机其实和有点类似,越是想赚取积分兑换游戏币越是赢不了,因此,玩家会大量的购买游戏币继续赢积分。
所以在当时,每家街机厅几乎都有好多麻将游戏,而《麻将幻想的爱》便是其中一款。
今天,我就带大家回味一下这款风靡一时的经典佳作。《幻想之爱》这款街机类麻将游戏与别的游戏不太一样。
它的难度较低,它的中等难度相当于别的麻将游戏的普通难度,而它的高等难度则相当于别的麻将游戏的中等难度,所以街机厅的老板在当时会把它的难度调到最大,不过即便是这样,玩家胡牌的概率依然很大。
《麻将幻想的爱》的玩法和别的麻将游戏一样,不过想要胡牌还是需要自己精心运营,如果你对台湾麻将研究得很透彻,相信你胡牌的几率会很大。
再来说说游戏中的6位背景人物,她们各有特色,看起来非常养眼,不过有些大神玩家赢得比赛较多会直接跳过去,而大神玩家背后的围观玩家却急火攻心,难受的很。
话不多说,上图观赏。(最终解锁的图片不便展示,各位见谅)
不知道各位朋友更喜欢哪一位当游戏背景呢?
在玩家赢得对局以后,还会出现小游戏供玩家体验。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经典游戏从来不过时,奇葩游戏也能一生铭记,这里是【街机回忆】,我们下次再见!